我国汽车行业ISO/TS 16949认证工作(2)
三、ISO/TS 16949之目标
1.在供应链中持续不断的改进
★ 质量改进
★ 生产力改进
★ 成本的降低
2.强调缺点的预防
★ SPC的应用
★ 防错措施
3.减少变差和浪费
★ 确保存货周转及最低库存量
★ 质量成本
★ 非质量的额外成本(待线时间,过多搬运…etc)
四、ISO/TS 16949之适用性
ISO/TS 16949规定了汽车供应商的质量体系要求,用于汽车相关产品的设计/开发、
生 产、安装和服务。
ISO/TS 16949适用于提供以下项目的生产和服务部件的供方及分承包方"现场":
a) 部件或材料,或
b) 热处理件、喷漆、电镀、或其它最终加工服务,或
c) 其它顾客规定的产品。
ISO/TS 16949也适用于整个汽车供应链。
五、ISO/TS 16949对汽车供方的好处:
1.整合汽车供方的质量要求。
2.以一套共同的质量体系,避免多重认证审核。
3.减少供方质量体系评审的次数
ISO/TS 16949:2002答疑专题
2001年12月15日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通过了2002年版的ISO/TS 16949,并将于2002年3月间发布,在此之际,各界对于ISO/TS 16949有许多疑问,专一将回答各界提出来的疑问,让QS-9000或ISO/TS 16949的用户获得更清楚的信息。我们的回答都是根据IATF的解释,也是最新最正确的信息,相信可以给对ISO/TS 16949的组织或个人最好的回答。 顾客的反应是最好的养份,请大家不吝赐教,质量唯有通过持续的沟通,才能得到持续的改进。
1. ISO/TS 16949何时生效?何时执行?是否是国际标准(如同QS-9000一般)?QS-9000何时失效?
TS 16949 1999年3月1日生效,2002年版未正式发布,去年12月15日已在ISO 通过。ISO/TS 16949是全球统一的标准,基本上超过一半的国家都同意了,才能发布,但是更重要的是汽车产业,目前除了日本尚未正式表态(但日产已经加入雷诺,也必须执行,北美的丰田也要求其供方采用)其它欧美主要厂家都早已承诺并有正式文件(1999年)。
目前没有人能说QS-9000何时走入历史,因为北美三大汽车公司尚未决定。
2. 申请ISO/TS 16949验证的前提是否是已取得QS-9000证书的企业才有资格?
企业无需先取得QS-9000证书才能申请TS 16949的认证。
但审核员必须是现任QS-9000或VDA 6.1审核员,且认证机构己获得IATF认可,才有资格申请报名参加ISO/TS 16949的认证考试。
3. 可否可以单独实施ISO/TS 16949而不必与ISO 9000搭配?
目前在过渡阶段,企业使用1999年版的ISO/TS 16949者,可以暂时不用搭配ISO 9000。但是专一公司,不会建议企业现在去做,因为三月就会发布正式的ISO/TS 16949:2002,结合2000年版ISO 9000,何必现在去用一个即将失效的认证;不过,QS-9000仍是企业进入ISO/TS 16949很好的途径。目前专一仍以QS-9000培训为主,因为所有核心工具(APQP, 控制计划, FMEA, MSA, SPC)在2002年版的ISO/TS 16949中都完全被采用,而且与TS更紧密结合。这也是目前实施企业和认证机构的挑战----如何精确有效的把核心工具和质量体系结合在一起。
4. ISO/TS 16949被企业界的接受度如何?
从目前的国际趋势来看,尤其是两岸今年正式加入WTO,国际化的潮流已经不可阻挡,ISO/TS 16949是一张证书行遍天下,而且又导入更新更成熟的管理理念,这是一个企业必然的选择。1999年版的ISO/TS 16949可以说是过渡版本,因为1998年才发布QS-9000第三版,2000年又要发布ISO 9000:2000,再加上国际经济低迷不振,许多企业都在观望。现在是春暖花开的时候,许多不确定因素已经消除了,再加上ISO 9000:2000已经实行了一年,相信第二版ISO/TS 16949发布后,将吸引更多的使用者,据我所知,目前在中国大陆的已获得QS-9000(约900家)加上VDA 6.1(约300家)认证的厂商都已磨拳擦掌要转换,未来等ISO/TS 16949:2002正式发布后,我会把如何转换的程序再介绍给大家。我访问过近百家供方,没有一个不对ISO/TS 16949很感兴趣的,汽车厂都在期待ISO/TS 16949新版的诞生。台湾因为QS-9000的主要推动者福特六合,其它汽车厂,摩托车厂跟进,再加上电子、半导体业加入,造成了很大的一股风潮(目前台湾有500多家被认证),未来如果中心厂要求,卫星厂必然要加入。这是潮流,没有人愿意输在起跑线上。